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公民實踐課程與教學築夢計畫草案

關於之前提出的公民實踐課程與教學築夢計畫草案 經陳理事長的努力募集相關經費,
已初步獲得裕德雙語學校廖裕德董事長與王秀雲校長的柑園文教基金會的支持。為儘早正式推動本案,擬於近日開會針對計畫內容進行討論與定案。

理監事會議


會議議程
一、討論「公民實踐課程與教學築夢計畫」內容
二、討論計畫執行預算
三、討論計畫執行時程
四、討論計畫執行分工

時間  101/11/01 下午5:30

台灣公民實踐教育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台灣公民實踐教育之新思維





遇見杜威-直潭小壯遊大體驗

寄件者 2012年6月16日台灣公民實踐教育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以行動學習認識居住地方的公民實踐



基隆市東光國民小學教師
羅健霖



行動學習(m-learning)是當前較新的研究議題,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挑戰,如何透過資訊融入的課程,將公民實踐的議題帶入教室中,亦將成為當前教育的新興議題。
本文嘗試以行動裝置為教學媒介,以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生為對象,運用社區踏查的方式,透過google地圖街景實際觀察所做的比較,使學生覺知(awareness)居住地方的變遷,激發學生熱愛鄉土的意識與實行公民實踐的意願,教學活動以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架構為本實驗課程的參考鷹架。經過課程探究發現有以下:學生對於行動裝置的認識有餘,但對於行動學習的多管道的應用仍欠缺;地圖與實境相互比較,更能覺知社區的變化;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確能提升公民效能感;社會行動取向的三層次,各有階段性的增長。
本文透過電子行動裝置學習地圖與地方的聯結,使學生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地方的發展和改變的過程,不過由於以行動裝置學習地方文史等類似的課程內容,尚待披荊斬棘,而將其課程公民實踐相聯結則又是一種試煉,故本文算是一種探究式前導研究,投石問路,許多歷程與效能仍尚待焠鍊。

 

寄件者 2012年6月16日台灣公民實踐教育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國中生在社會科基測中的迷思概念分析



撰文:陳新轉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是指是指用來描述事實、概念或命題的意義與客觀化的科學理論不一致或不相同;或者是指學生對事實、概念與命題的認知,與一般所接受的科學理論不一致或不相同。自己對知識的認為是否「迷思」往往不自知,除非經由表述、測試或驗證。本文以94年到100年的國中基測社會科「疑議題」為研究範圍。國中生考完基測之後,有些考生自認為對於題幹與答案有一些不同於命題者的見解,因此向試務單位提出「疑議」。本文將這些疑議內容加以歸納、分析,發現國中生對於試題測試的知識認知與思考可歸納出五種「概念迷思」(myth)類型:誤解型、偏跛型、混淆型、曲解型以及誤用型。



台灣的教育文化一直被考試與升學所框限,儘管九年一貫課程目標明訂培養「十大基本能力」為教育改革目標,但是學生、教師與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國中三年後學生在基本學測驗上的表現。由於基測成績關係學生的升學之路,分分計較。所以每年基測之後都會有學生和教師,因為自己對題目的認知、思維與判斷與所謂的「標準答案」不符合、被扣分而提出「題幹疑議」或「答案疑議」。然而,自從實施基測以來,對社會科基測的質疑總共163(公民79題、地理58題、歷史26),只有在民國90年第一次基測的第61題,因為答案可適用的現行法律條文包括:刑法315條第一款(民國 86 10 08 日修正)、民法第195(民國 88 04 21 日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3 條,才有一次「(A)(B)(C)三者均屬正確」的回應,其餘全都是以「維持原答案」回應疑議者。當然,質疑者關心的是基測中心會不會變更答案,其實從教學的觀點而言,更應該去分析疑議者提出的論述以及出題者的回應內容所蘊含的教與學的意義,做為教學與評量改進的參考。
國中生經過三年的學習,聽從教師講解教科書內容,在校期間雖然經過無數次的評量、測驗,往往學生和老師只檢討答案選項的對錯,很少真正檢討學生對習得的社會科知識理解多少,有何沒被發現的概念迷思,因為目前的教學方式,很少學生有勇氣針對考試題目與答案選項提出「疑議」。學生沒有說出他們對知識理解、詮釋的內容,教師只知其選擇判斷的對錯,但無法評斷其思維與認知的迷思(myth) 情形。基測成績影響升學機會,當基測試務單位公布「標準答案」之後,考生當然很在乎自己的選擇與判斷是否被評定為「正確」與「合適」。如果發現自己認為正確的理解與選擇與公告的答案不一致時,必定會有一部分態度積極,且認為自己對題目與答案選項的理解、判斷和選擇是正確、適當的考生,會向試務單位提出「疑議」, 試務單位必須針對考生的「疑議」提出「復釋」說明。這時候從考生提出的「疑議」與試務單位的「復釋」對話,存細加以分析就 可以得知考生的意見是對知識的「迷思」還是「另類」的創見。
    因為會提出疑義的考生對社會科的知識是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對於試題的題幹與選項都有自認為「合理」、「真實」、「正確」的有見解。可是為何他們所提出的質疑卻完全不能改變出題者的「標準答案」?這是因為考生與命題者之間的「權力即知識」不對等關係?還是因為考生存在「迷思概念」而不自知?本文想要探討的問題
1.     究竟歷年來考生那一類社會科基測試題最常提出「疑議」意見?
2.     考生提出的「疑議」內容所顯示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為何?
3.     從考生的迷思概念分析其原因為何?
 
寄件者 2012年6月16日台灣公民實踐教育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